星期一, 5月 26, 2008

早春二月

跟著點評網站上的介紹 找到這家新派川菜館
既然是新派 這裝潢上總是得講究講究 弄得像樣些
從店門口看來 這大門談不上氣派 但是雅致有餘 由於開在這樣一條不算太熱鬧的胡同裡 倒也有種低調的相稱
早春二月 這店名的由來我不知 但是還挺有感覺的 不是嗎
多半的網友推薦這裡的海味香辣鍋及兩江麻辣魚
由於這兩道菜皆屬極辣口味 因此我們點了海味香辣鍋
另外 點了炒空心菜及涼菜 手剝筍
即便 服務員已經將原來在菜譜上辣度標記為5顆紅椒改為半顆
依然 還是辣到行 辣爽辣爽
後來還是加點了一道烤兔腿來平衡一下辣度
香辣鍋及烤兔腿味道皆好 但是我那不爭氣的肚子 回家後還是辣的發燙

星期六, 5月 24, 2008

小"籠"包

這是上次去上海玩時拍下的照片
可為名副其實的上海小"籠"包 因為真的是關在籠子裡的
話說照片的拍攝地在上海的豫園 是一個上海知名的觀光地
周邊不免就有許多上海有名的小吃
當然小籠湯包就不用說了 光是小籠湯包就有好幾家在賣 各有巧妙不同
當然是我照片裡的這家最最讚了 地道的小籠包 誰敢說它賣的不是
這個小籠湯包的大小其實比一般認知上的大多了 約有包子這樣大吧
賣的時候是裝在一個迷你小蒸籠裡的 並附上一隻吸管
吸管不是給你喝冷飲用的 是的 是要插在湯包裡喝湯用的 很有趣吧
可惜我不好意思對這正在吸湯的食客按快門 因此沒拍到標準的享用示範參考圖
建議老闆可以改名為 正港小籠速湯包 這樣應該會更為大賣吧

夏天的�始

回去一趟台北
但是再回到北京��� ��北京白天的平均��已�比台北�高了
北京的夏季最高��平均可到36度 �然比台北高 但是由於北京地�高�度 �於典型的大�型�候 因此通常是有�於台北��型的乾�
由於乾燥 北京目前的早晚�差甚大 晚上睡�都�需�上棉被 清晨�其�都�相�冷
不�白天的�度已�可以游泳� 今天就��去�游了 宣告北京夏季的�始
算算差不多有八�月�去游泳了
游泳池�只有小��三� 我�的很咧 最喜����人的泳池了 趁���一下我那��的自由式
希望��夏天�後 我的自由式可以看起比�不像一副快要溺水的�子 耶 我�希望啦

星期四, 5月 22, 2008

川震後感

這次的四川地震發生時 人正好在北京的辦公室裡
就像是南方佬初次看見北方雪般的神情 這可能是北京同事對於地震的反應吧
但是隨著四川震災的嚴重性漸傳出 大家的神情近日來也越發的凝重
畢竟 辦公室中也有不少來自四川的同事
剛好有事 短暫地回去了台灣一趟
發現大陸與台灣的媒體真的很不一樣
不知該說台灣的媒體很活潑有創意呢 還是白目 搞不清楚狀況
對於救災的救難人員居然還可以搞甚麼明星臉之類的 無來由的刻意放大扭曲某個議題等等
說實話 我還真服了這些記者及新聞台諸公們的新聞素養及思維
不過我可不敢恭維 身為台灣人 我還真感到無地自容
這時看大陸對於救災的新聞 給人的觀感就正面多了
有時真不知台灣的新聞自由 是自由到不知該報導甚麼嗎
此時 想起聯合新聞網上有個專欄 主要是請在台留學或定居的外國人談談他們眼中的台灣
首先多半的外國人喜歡台灣的美食 肯定台灣人的善良與熱情 尤其是對外國人
但是同時也表示台灣的媒體有點亂 台灣人不夠國際觀
離開台灣後 跳脫這個圈圈 反而比較能客觀地回頭看看台灣的好及不好
在北京待了近一年後的現在 有時心中難免感觸萬千
台灣真的要加油喔

星期日, 5月 11, 2008

東四北大街上的小資商店

在春天 漫步在有陽光灑落的東四北大街上是愜意的

東四北大街應該是我跟毛最常逛的一條街 因為街上有許多個性商店 近來更是新開了許多像是單幫客經營的小資商店

這些店家多半賣些老闆不知從哪切來的衣物 或是些個性飾品及生活雜貨 一家家 慢慢地看其實還挺有趣的 可以知道北京年輕人流行的玩意
 
其實 不光是東四北大街 連著繼續往南銜接的東四南大街 可算是服飾 美髮沙龍 婚紗店林立的一條時尚大街了

我跟毛常在這剪完頭髮後 沿路逛至王府井再搭車回家 如果正好是用餐時間 此處也不乏有平價至高檔的餐廳可供選擇

最最最 重要的便是 東四北大街上有家DVD專賣店 我想應該也不是正版的 不過它就是大拉拉的在店裡頭賣起許多盜版影片了

盜版影片地攤隨處可見 為何要特別來這家店買呢 因為呢 地攤賣的盜版影片有許多是電影院偷拍的 我想沒人想看那種影片中還可聽到有人交談 或是有人起身上廁所的盜版片吧

所以這家盜版片可是號稱絕對是原版翻摳的 所以雖然比地攤稍貴了些 我還是會固定一段時間就來補貨一次

可以預見的 等我回去時 家裡影片的數量可能可以開店了

星期三, 5月 07, 2008

青島 晚春初夏之旅

唉~ 話說趁著大陸五一的三天連假又趕緊抓緊時間去了一趟青島晚春初夏之旅
 
但是大家還是先看看照片唄 趣事真的要等有空再慢慢說了 想到之前的上海之旅都也還沒交代ㄋ
 
說到上海 直到現在 我還是不禁想起上海生煎包的美味 讚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