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定時去做健康檢查似乎成為現代人的功課之ㄧ。
多了解自己的身體健康總是好的,急性病通常容易察覺,但就怕慢性病,等到察覺時,通常也不容易治療了。
收到前些日子去做的健康檢查的報告。端詳了一番,總的來說還算正常,但是令我不解的是,我的體酯肪偏高而總膽固醇偏低。這我就傻眼了,總覺得這似乎有些矛盾。體酯肪偏高,不就是過胖嗎?油多居然膽固醇會過低,這...這啥道理咧。該不會這報告有問題吧。為了自己的健康,也為了讓健檢有意義,我決定要給它搞清楚一下。
在閱讀過無數的醫學報告後....(咳~自己也覺得有點心虛,其實只花了5分鐘),事情終於水落石出了。原來膽固醇大致可分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 Cholesterol)(不好的感固醇,易囤積在血管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 Cholesterol)(好的膽固醇,幫你移走動脈粥狀硬化斑塊的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也是不好的)。
簡單地說,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是不好的,所以低點的好。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則是高點的好。
那總膽固醇呢?膽固醇是體內的一種脂質,有和脂肪酸結合的酯型和各別分離的游離型兩種,合稱為總膽固醇。 膽固醇在血管的強化和維持上擔任重要的任務。另外它也是製造副腎皮質荷爾蒙及性荷爾蒙,消化酵素的膽汁酸之材料,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物質,但是,如果太多,就會造成動脈硬化等成人病。
ok,在簡單了解膽固醇後,真的要解決的問題是,為何總膽固醇會低?低表示了什麼,低是好還是不好?
人體遇到疾病或感染時,膽固醇就會降低。小小如一個感冒,都會讓人體在二十四小時後降低5毫克/100C.C.的膽固醇。醫院中感染發生率也和膽固醇濃度成反比。尿道感染、菌血症、神經系統感染,在中年以上的族群中,膽固醇愈低,感染率愈高。膽固醇若低到160毫克/100C.C.以下,免疫反應便有延遲的趨勢。 另有報告指出,憂鬱也會導致膽固醇合成所需要的酵素減低,從而使血中膽固醇濃度下降。
所以說,總膽固醇並不宜過低,過低免疫力降低,易疲倦,容易生病,生了病又使總膽固醇降低,步入惡性循環。過低的可能原因有生病中,如果不是在生病中做的體檢,那就是有可能是因為患憂鬱症以及身體潛在的病症在消耗你的總膽固醇。當然這些假設的前題是在飲食上沒有特別的異常。
看來我必須要來好好低補一補我的膽固醇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