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1月 29, 2006
巴黎,我愛妳
巴黎,我愛妳是一部奇特的電影,它並不是單一劇情片,而是由多達20位導演以12支不同的故事短片的方式來呈現在巴黎這個既藝術又浪漫的城市中所發生的愛。初識本片片名,直覺得既然取名為巴黎我愛妳,應該是講述或是發生在有著相符於巴黎的浪漫愛情故事吧。但是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電影的主旨應該是讓這些導演以各種不同的角度來表述愛,各種形式的愛。因此,短片中有的嚴肅、有的詼諧、有的浪漫、有的搞笑無俚頭。有的導演所表達呈現的愛是極其含蓄的,隱晦到幾乎感覺不到。有的短片如同每天發生於你我之間的日常生活,發生在現在;有的短片運用剪輯讓故事更具複雜性,發生在過去及現在。然而,要在120分鐘的片長中擠進12支短片,可想而知每支短片不過得以寥寥10分鐘。說實話,拉屎都要10分鐘了,因此對於要在10分內架構一個精采的故事或多個不同的場景,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然而,也唯有在這樣一次觀賞眾多短片的經驗下,才能體會到電影藝術所帶來影響。因此,如你要問我:巴黎我愛妳好看嗎?我會想上半天,不知該如何回答,或許最終給你一個不好看的結語。但是,你如問我:這部電影有趣嗎?是的,看電影有趣極了,不是嗎?
星期一, 11月 27, 2006
Death Note 2
死亡筆記本2終於在台上映囉,先前看完第一集時,心裏對於未交代的劇情以及月夜神與L之間接下來要如何鬥智真是打了個大大的問號。看完第二集後,這些可以說都有了交代。前集的死亡筆記本是出色的,讓人隨著劇情的精巧安排感到既緊張又有趣,雖然第二集算是將整個故事交代了個完整。然而,我想所有想要看第二集的人不僅是想要知道在既有規則下,L要如何發揮天才神探的推理能力逮捕到奇樂,而更想知道月夜神要如何在擺脫身為奇樂的嫌疑進一步殺死L。可是就在作者一次次發揮巧思在既有規則下讓L與月夜神鬥法下,不免也窮盡而不得不於第二集中讓死亡筆記本出現更多的規則以面對劇情無法前進的窘境。對於電影觀眾而言,更多的規則加重了理解劇情的負擔,因為電影院裡的觀眾無法像是在看漫畫般,如遇到情節無法理解時大可往回翻查重看。本來是懷著作者要如何營造出完全犯罪的可能性,可惜窮一人之力,真的很難將所有細節一一考慮進去。但饒是如此,死亡筆記本的連載在日本依然相當出色。換個角度想,除了日本外很少其他的國家會闖造出這樣的一個故事,我想這跟推理小說盛行於日本不無關聯性吧。
星期五, 11月 24, 2006
歷史學家
經過了斷斷續續的接力賽跑後,終於把這本歷史學家啃完了。對於不常或是不甚愛看小說的人,這本歷史學家應該會是個沉重的負擔,因為將要面對的是一部長達600頁且印刷字體不算大的"巨著"。此外,由於此書中涉及許多的中世紀歷史、人名、地名,因此如無法儘可能一次看完,將面臨續讀時對於情節接續上的困難,當然也將大幅影響對於故事的領會。但是對於常看小說的人來說都知道,對於一本出色的小說,只要你能搭上作者對於小說內容的那條"佈線",剩下的就交給引人入勝的故事吧,自然而然會被箇中情節牽引著走。像是尋找沙漠中的綠洲,讀者所要具備的就是耐心與洞察力。作者直接決定了須讓讀者走多久才能遇到綠洲的能力,而故事精采程度就是綠洲的大小了。有的作者筆下的綠洲很小,一下子就汲乾了,而令讀著無奈的再次面對瘠貧的沙漠。從書名歷史學家很難窺見這本小說的內容,但是鐵定跟歷史有所關連吧。沒錯,事實上通俗電影中的吸血鬼卓九勒(德古拉)在歷史中確有其人,是在中世紀時於外西凡尼亞的暴君。但是他真的是吸血鬼嗎?真的長生不死嗎?如果在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獻中,發現...。如果,他正注意著所有對他有興趣的歷史研究學者,以避免他真實的身分被世人所探知...亦或是吸血鬼卓九勒本身就是位出色的歷史學者呢?我很期待這部小說改拍成電影喔,因為書中有極大的一部份時空及場景是發生在美蘇冷戰時期的東歐各國中。也使得讀著得以稍微可由文字想像當時東歐各國神秘且具文化的一面。而且書中的時空幾乎交錯了三個不同的世代,所以我才說在打開這本小說之前,最好確定你是清醒的。
============================================================【注】伊莉莎白.科絲托娃(Elizabeth Kostova)生於1964年,耶魯大學畢業,出身於學術家庭,7歲時,她的教授父親攜家赴東歐講學6個月,閒時則每愛說吸血鬼故事給女兒聽。11年前,科絲托娃偕丈夫登山,腦中瞬間閃現幼時歐遊情景,她突發奇想︰「如果吸血鬼其實活著呢?會不會父親講故事的時候,吸血鬼也在旁聆聽?」科絲托娃馬上把這個念頭寫下,接下來的十年,她傾注大量時間情感,鋪陳出這部雜揉歐洲民俗傳說、歷史、愛情、推理,名為《歷史學家》(The Historian)的小說。完成後,她雖將稿件寄給出版社,心中卻不抱任何期待︰「我想我會在6個月後收到退稿,加上一張『抱歉,此書過於新異,敝社甚感為難,祝您另投他處順利』的紙條。」但就像沒人想到吸血伯爵竟還祕密地活著一樣,科絲托娃也沒想到,自己這本新人作家的處女作,竟掀起出版社間猛烈的競標戰,最後讓她獲得200萬美元的預付版稅,新力公司(Sony)則以150萬美元買下電影版權;2005年夏天書一上市,馬上直衝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首座,同時賣出了28種語言授權。對維多利亞時代文風情有獨鍾的科絲托娃,自謂此書︰「非但長,而且充滿細節,合於維多利亞文學傳統與史詩風格, 同時步調也慢。但我感覺它是具可讀性的,不只是誘引你急急讀完而已。」當 然,再紅的書都不可能好評一面倒,《舊金山記事報》稱她是「天生的說故事家」,但《紐約時報》書評則認為此書「冗長」、它所獲得的美譽則是「誇張過早」。 這位常被拿來與《達文西密碼》相提並論、一鳴驚人的《歷史學家》,其繁複描繪歐洲場景建築飲食諸事、情節多線進行的性格,究竟是膾不厭細?還是餖飣堆砌? 讀者心裡想必各有自己的答案。
============================================================【注】伊莉莎白.科絲托娃(Elizabeth Kostova)生於1964年,耶魯大學畢業,出身於學術家庭,7歲時,她的教授父親攜家赴東歐講學6個月,閒時則每愛說吸血鬼故事給女兒聽。11年前,科絲托娃偕丈夫登山,腦中瞬間閃現幼時歐遊情景,她突發奇想︰「如果吸血鬼其實活著呢?會不會父親講故事的時候,吸血鬼也在旁聆聽?」科絲托娃馬上把這個念頭寫下,接下來的十年,她傾注大量時間情感,鋪陳出這部雜揉歐洲民俗傳說、歷史、愛情、推理,名為《歷史學家》(The Historian)的小說。完成後,她雖將稿件寄給出版社,心中卻不抱任何期待︰「我想我會在6個月後收到退稿,加上一張『抱歉,此書過於新異,敝社甚感為難,祝您另投他處順利』的紙條。」但就像沒人想到吸血伯爵竟還祕密地活著一樣,科絲托娃也沒想到,自己這本新人作家的處女作,竟掀起出版社間猛烈的競標戰,最後讓她獲得200萬美元的預付版稅,新力公司(Sony)則以150萬美元買下電影版權;2005年夏天書一上市,馬上直衝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首座,同時賣出了28種語言授權。對維多利亞時代文風情有獨鍾的科絲托娃,自謂此書︰「非但長,而且充滿細節,合於維多利亞文學傳統與史詩風格, 同時步調也慢。但我感覺它是具可讀性的,不只是誘引你急急讀完而已。」當 然,再紅的書都不可能好評一面倒,《舊金山記事報》稱她是「天生的說故事家」,但《紐約時報》書評則認為此書「冗長」、它所獲得的美譽則是「誇張過早」。 這位常被拿來與《達文西密碼》相提並論、一鳴驚人的《歷史學家》,其繁複描繪歐洲場景建築飲食諸事、情節多線進行的性格,究竟是膾不厭細?還是餖飣堆砌? 讀者心裡想必各有自己的答案。
星期四, 11月 23, 2006
星期三, 11月 22, 2006
009

009不是哪家電信公司撥國際電話的號碼,而是石之森章太郎筆下眾多角色中甚為經典的一個。石之森章太郎如果還在世的話也差不多是位近80歲的老人了,但是他逝世於1998年,享年60歲。他的漫畫傑作已出版768種,現在正整理全集發行中。他的故鄉宮城縣石卷市,正在進行《漫畫愛的世界。石之森萬畫館》的工程。石之森章太郎算是日本國寶級的漫畫家,可說是日本繼號稱漫畫之神的手塚治虫後的第二位人物。石之森章太郎原名小野寺太郎,於1938年1月25日于日本宮城縣出生,1950年12歲時就讀中學的他召集附近鄰居小孩,畫了《墨水一 滴》漫畫同人志手繪本兩本,1951年13歲首次投稿《每日中學生新聞》入選,上高中時組織了“東日本漫畫研究會”。
12月他的漫畫處女作《二級天使》誕生。1956年18歲高校畢業後,5月他搬進東京漫畫聖地《常盤莊》。他和住在 此公寓的藤子不二雄(小叮噹的者)、橫田德男、森安直哉、赤塚不二夫、鈴木伸一、寺田廣夫、水野英子組成《新漫畫黨》。他從1964年26歲開始以創作科幻漫畫題材為 主,《人造人009》和《假面騎士》橫跨十本漫畫雜誌連載三十年。1981年43歲《假面騎士》系列作品在電視真人演的科幻連續劇大轟動,其該系列的真人演電視卡通劇集就拍了124回,因此周邊商品大受 歡迎,創下史上最成功的二兆四千億日圓營業額,並就任日本漫畫家協會常務理事。我一直覺得石之森章太郎的畫風很像手塚治虫,直到最近才知道石之森章太郎在高中時代曾任手塚治虫的助手,難怪石之森章太郎筆下的某些角色跟手塚治虫漫畫中的人物如出一轍。然而從兩者的漫畫中的題材類型,仍可輕易分辨出其作品之不同。手塚治虫的漫畫充滿人性關懷且題材豐富,想像力更如天馬行空一般。而石之森章太郎的作品主體多偏向以科幻背景為主軸但卻又充滿人類與科技間的矛盾,常有悲觀悽涼之時空感。石之森章太郎的多部作品讓我印象甚深,且輾轉令我憶起當時為了看漫畫,每星期須先處理家事,事後母親會給我15元用以租漫畫。當時15元可以租5本漫畫回家看,。當年的漫畫的出版尚需經過國立編譯館核可且每本漫畫僅約目前仿間漫畫約1/2-1/3的厚度而已,看的不是很過癮,常常到了情節高潮處便看完了。話說為了這5本漫畫,常常讓我駐足於書店中許久,不知該選哪5本漫畫才好,為了也不過是要讓這5本漫畫能本本精彩,而不有所遺憾。這5本漫畫總要看上很多遍,而且我還會對書中角色仔細模仿塗鴉一番,確實榨乾這幾本漫畫所能帶給我的幸福後才肯罷手。這些漫畫故事與人物著實伴隨了我的童年,當年的我10歲。
星期二, 11月 21, 2006
星期一, 11月 20, 2006
台北和民



零零淒
皇家夜總會是007系列電影的第21部,也是第一部由Daniel Craig擔綱007的作品。由於皇家夜總會的評價不差,因此往後仍由Daniel Craig飾演新一代007的可能性很大。本集007電影沒有特別複雜的劇情,也沒有關於拯救地球維護世界和平的任務,有的僅是收集情報,身為情報員最終的目的。但是Daniel Craig以俐落的身手詮釋出一個嶄新的龐德,一個可以在矯健身手及堅強意志下看似乎異於常人,但仍感受到在一對如野獸般的藍色雙眼下其內心對於自我限制與犧牲的妥協。對於龐德終對女主角敞開心扉,然卻又發現自己可能被葛林伊娃所欺瞞,在葛林伊娃最後仍不免香銷玉殞時,心中不免對龐德投下一絲同情。龐德對於葛林伊娃的感情我想亦是複雜難言,在伊娃已死而龐德在也無法確定她對他最終的感情到底為真或假時,真是徒留龐德感傷。身為頂尖情報人員,居然在付出真情後又摔了個跟斗,自負如龐德在M面前自然不肯示弱,不願承認曾卸除的心防。但是在M點出當晚龐德被烤打後之所以能存活的原因後。龐德終能釋懷但也空留滿腹悵然,此後再也不曾對任何人敞開心扉。在這件事情上,M與龐德的關係也有了改變。這集007電影,我想恐怕是有史來動作最猛、用情最深、也最搞笑的龐德了。
星期四, 11月 16, 2006
星期三, 11月 15, 2006
主廚奧立佛
這裡說的奧立佛不是美國導演奧立佛史東,而是英國的一位廚師。網路上已經有人很詳細的介紹這位廚師了,所以我將可以快速了解奧立佛的文章貼在下面,並附上連接供大家參考,也是對原作者之尊重。可以在旅遊生活頻道的節目表上看見奧立佛節目的時段,不難發現奧立佛個人特殊的魅力,及為何會在英國有著這樣的影響力。=============================================================http://innocencechen.blogspot.com/2006/09/blog-post.html連續兩個下雨的週末,卡在家裡就只能看電視,不過倒很慶幸因為這樣看了旅遊生活頻道所播映的【校園主廚奧利佛】以 前有一陣子很喜歡看【原味主廚奧利佛】,最一開始看當然是因為這個當時還未結婚20幾歲的毛頭小子長得挺帥的,認真看了一下卻被他簡單、豪氣及很有自己想 法,創意的做菜方法所吸引,管他方式是不是很正統、調味料是不是一定要照一定的比例,就這麼一拽盆栽裡的香草植物,不用量匙一古腦的倒下橄欖油、灑下鹽 巴,用手將調味料在雞肉上亂抹一通,從電視中感受到做菜真是一件快樂的事,讓人不由得想跟著效尤之。後來也忘了為啥沒再看,直到兩週前無意轉到【校園主廚 奧利佛】看著看著又被吸引住了;這個節目,去年應該就播過了,當時沒看,還好有重播,不至於錯過這個好節目。迥異於奧利佛先前所有輕鬆有 趣的做菜節目,結了婚的奧利佛在自己有了成功的事業及小孩後開始關切英國學童每天在學校食用的午餐,他認為現在的英國校園充斥著營養素低的加工食品,所有 的小孩只喜歡吃薯條、Pizza、巧克力,而不喜歡吃新鮮的蔬菜、雞牛肉;有了小孩的他認為如果再這樣下去,英國學童的健康實在是讓人堪慮,於是他計畫深 入校園,希望能夠徹底改變校園營養午餐的飲食。偉大的抱負通常都會伴隨著困難,但打從開始看下來,我沒想到奧利佛會遇到這麼多困難。首先 英國政府分配給每位學童一餐的經費並不高,於是這使得一些做加工食品的大財團有機會用低廉的價格販售給校園營養午餐採購部。加工食品烹調起來也很方便,只 要倒進鍋裡或是烤箱裡加個熱就可以端上餐台,那些在校園廚房工作者輕輕鬆鬆的就可以完成他們的工作,現在奧利佛要他們親自從洗菜、切菜從頭開始製作所有的 菜餚,他們怎麼能夠不反彈;好不容易說服了這些校園主廚放棄那些沒有營養且會危害學童健康的加工食品重新烹調新鮮食物,這時卻造成了學童的反彈,因為這些 加工食品多半為了迎合學童,造型都很可愛,已深入校園許久,他們早就吃的很習慣了,問他們最愛什麼食品,無一不回答:薯條、Pizza、螺旋雞肉捲(這真 是個無比怪的東西,總之大家就把它想成螺旋狀的香腸就對了)及巧克力,要他們捨棄他們這些原有的東西他們也不願意,開始紛紛抗議拒食。就這樣在雙重反彈夾 攻下,奧利佛還是堅持自己要給學童吃新鮮有營養的現煮食物的主張,整個【校園主廚奧利佛】就是在演繹他的改革過程。觀看的初期,我真的完全可以理解英國料理難吃這 件事之所以會深植人心那麼久,果然不是沒有道理,如果一個國家對自己的學童的食物是如此漫不經心導致泰半的學童根本不識得薯條、Pizza、螺旋雞肉捲、 巧克力、蛋糕以外的食物及食材,大家又怎麼能夠期待他們長大之後會烹調出好食品。我無法形容當我看到奧利佛拿著蘆筍問小朋友這個是什麼的時候的震撼,沒有 一個小朋友知道那個是什麼,其中還有一個小朋友回答出:「我知道,是洋蔥」這等讓人昏倒的答案(當然還是有別的小朋友答對其他的食材,我就因此認識了在台 灣不多見的『大黃』長得是啥樣);他們有的也搞不清楚雞肉真正的樣子是怎樣,因為生活裡只有其實裡面只包裹著一點點剁碎的雞肉其他都不曉得是啥東西合成的 螺旋雞肉捲。有人或許會說小朋友小所以不知道,但當節目帶到奧利佛要某個小朋友的家長照著他的食譜去超市採買食材,該位家長也一副搞不清楚那些青菜是可以 拿來食用的時候,妳/你就會發現奧利佛的憂心真是其來有自。糟糕的還不只如此,大人可以從營養角度理解並且接受小孩的飲食需要做調整,可 小孩卻不見得那麼聽話。很難想像英國15歲以下的學童可以這麼頑固,當他們心愛的薯條、螺旋雞肉捲消失,換上了一堆我看起來覺得可口的要命的蔬菜沙拉、抹 著香料烘烤出來的肥美雞腿、裹著濃郁醬汁的義大利麵,他們開始拒吃,有的把食物倒在垃圾桶、有的向校園廚房的廚娘抗議要她恢復原有的食物、有的學生開始製 作抗議標語在校園遊走叫奧利佛滾蛋。面對這些,奧利佛難過卻不氣餒,他開始想各種辦法引起學童的興趣,用五英鎊收買學童只要吃一口他現做 的三明治,沒想到對方還不領情,喊價到一百英磅死也不吃;玩矇眼遊戲誘騙他們吃雞肉、草莓...等食物,有些小孩也真的很奇怪,死都不張嘴,不然就是咬了 一口馬上吐掉,有的更好笑,咬了雞肉也咀嚼了幾口,表情看起來應該是覺得還不錯吃,但,還是要裝做很難吃的用力吐掉,是因為前面的小朋友都吐掉,同儕壓力 讓他們違背真心?這些,奧利佛都看在眼裡,身為廚師,自己做的東西不被人所接受甚至於連嘗試都不願意嘗試,實在是一件很挫折的事,但他並不灰心,堅持自己 的理念,一邊鼓舞校園廚娘繼續做下去,一邊想辦法讓學童們參與製作餐點,小朋友們從做菜中感受到了樂趣,也由於那些菜餚是他們自己做出來的,他們開始不再 那麼抗拒嘗試,會試著嚐嚐由自己手中製作出來的沙拉醬拌著新鮮蔬菜是什麼味道,就這樣一點一滴,奧利佛用他的耐心慢慢感化小孩與家長,時經六個月,到學校 餐廳用餐的學童變多,而他們也開始接受蔬菜沙拉,現煮的各種營養均衡的食物,過程實在很讓人感動。成功的改革了兩所學校後,奧利佛開始擴 大進行他的計畫,他去和製造低營養的加工食品財團協商,要他們不要再製造這些低營養會妨礙學童健康發展的食物,同時間也著手打算訓練60所只會加熱加工食 品,對基本烹調一點概念都沒的校園主廚(看節目的時候真的很難想像有些主廚對於奧利佛對他們說義大利麵煮過爛,爛到都已經快要變成麵糰,會回說:「總比沒 煮熟好」,怎麼感覺我都比這些英國廚師們會煮義大利麵@@)教導他們如何烹調健康營養的食物給校園學童。改革是很辛苦,這幾乎是個不可能的任務,但當改革 成功回過頭來看會發現一切都很不可思議,這是第一個被訓練的校園主廚諾瑪在分享她的經驗所說的話。這真的是個很有意義的節目,從中甚至可以發現只吃糖果餅乾巧克力而不吃新鮮食物對小孩造成的情緒影響,食物好壞影響人之深可見一般。我們要怎麼避免垃圾食物,選擇有營養的食物並且把正確的飲食觀念帶給下一代,這個節目會給大家很多省思。=============================================================http://blog.yam.com/lamarche/archives/826517.htmlJamie Oliver在台灣會紅,是因為旅遊探險頻道:一個長得像大學生的傢伙,穿著T恤牛仔褲,在廚房裡手忙腳亂做菜,舌頭太大只好嘟嚷著混沌不清的英國腔,材 料份量很隨便,但總在最後一刻可以變出讓人小驚訝的大菜小點來。為什麼是小驚訝,因為他明明看起來像是青少年在亂搞,可是到最後總是出現有模有樣的菜色, 有模有樣之外,還有很多的巧思在當中。
說 起這人,可以說是廚師界的「貝克漢」,他的有名不完全是因為大家知道他會做菜,或是在電視上常看他做菜,而是他除了做菜,對於吃這個議題他總有獨到的眼 光,他涉入的議題,無不緊抓住了英國人及全世界的眼光。之前,他跳脫一般制式化的烹飪教學式的節目,走上街頭到路邊攤買菜、和販夫走卒哈啦、做哥兒們的下 酒菜、討愛人喜歡做甜點、搞party做點心,固然菜看起來十分美味,不過大家印象深刻的,總是那個「情境」的迴響,使得菜不再只是菜,而是一段美好經驗 的載具,是一把通向舒適之門的鑰匙。這個時期他的節目名稱是Naked Chef。不是脫得光屁屁只穿件圍裙做菜,而是指他運用食材的原味來做菜之意。
之 後他開始搞大,找了十五個不會做菜的街頭年輕人,教他們做菜,還在倫敦開了一間叫做「fifteen」的餐廳,如今這家餐廳已成為倫敦的頭牌餐廳了,沒訂 位別想吃,取消訂位還得交錢作為Cheeky Chops的基金!這個很類似日本人愛搞的那種搶救貧窮大作戰的想法,在英國大大轟動,被英國 Channel 4的節目製作團隊拍攝成紀實影集「Jamie's Kitchen」。本系列節目成為2002年最熱門的節目之一,每週收看的觀眾超過500萬人,成為該頻道年度收視率的亞軍。此系列現在已經在世界各地都 大受歡迎。各界的好評不斷!英國泰晤士報說他應該被授與維多利亞十字勳章;英國獨立報則盛讚:「精采非凡」。(Cheeky Chops是為些無業又有志成為廚師的年輕人而設,提供學廚機會。)
最 近他最轟動的事,就是挑戰英國學童的「垃圾午餐」,經過深入的查訪,他發現英國學童營養午餐只能用「垃圾」二字形容。他上書到唐寧街十號─英國首相官邸─ 為「眾生」請命。並發起了「反垃圾食品運動」,一時之間社會輿論沸沸揚揚,同時又遇上大選年,這件事成了政黨政治攻防的話題,逼得政府採取改善的行動,在 學生午餐的經費與菜色上都作了很大的提升。自此他的形象再度更迭,更高一層到了「關心國家人民」的崇高地步,英國的教師聯盟甚至呼籲封他為爵士,可見人氣 之高!目前這節目在旅遊探險頻道週四晚間十點首播,叫做Jamie's School Dinner校園主廚奧利佛。
我 有些廚師朋友對於他在電視上的表現有些不以為然,依照他們的說法,不外乎材料份量的掌握太隨便、火候不夠、對材料沒有好好處理、這樣子不好吃云云。但他的 節目我覺得不只是教你學會幾道菜好讓你一展身手,他其實只是想告訴你做菜很快樂、是一個很盡興的過程、這個過程充滿濃濃的人味兒,因為食物是人在吃,人有 喜怒哀樂如同食物有百色千味,食物不能離開人的生活而獨自存在。
他 的廚房窗台邊有陽光,種了一排香草盆栽,要用時拔一把,洗也不洗就切碎丟進鍋子;他的調味料罐上蓋鎖在層架的下方,所以要用的時候是轉開「瓶子」而不是蓋 子;他的一點糖是指打開糖罐狠抓一大把丟進鍋子;他的一人份是用臉盆裝給你今晚所有的好菜並且堆得很高;他沒有砧板,他的工作檯就是砧板,洗切之後一條抹 布抹淨又開始切剁下一個材料。他不僅為了做好一道菜而高興,他更常為了某人將吃到這道菜而心情好而高興。種種如此,構成一幅現實的美夢,讓人不自主地投射 進去。
他是個真心愛做菜的人,八歲就在家裡開的餐廳幫忙削馬鈴薯皮剝豆莢,十六歲時去上飲食專科學校之後留法學廚,比別人得天獨厚的,是他因為成名有了更多資 源,他可以去實現一些更高遠的夢想,fifteen是一個、拯救學校午餐是一個,由他做起來是這麼順理成章,也惟有他可以把吃這件事「無限上綱」。還有那 個廚師可以兼職當欽差大人替天巡狩呢?
說 起這人,可以說是廚師界的「貝克漢」,他的有名不完全是因為大家知道他會做菜,或是在電視上常看他做菜,而是他除了做菜,對於吃這個議題他總有獨到的眼 光,他涉入的議題,無不緊抓住了英國人及全世界的眼光。之前,他跳脫一般制式化的烹飪教學式的節目,走上街頭到路邊攤買菜、和販夫走卒哈啦、做哥兒們的下 酒菜、討愛人喜歡做甜點、搞party做點心,固然菜看起來十分美味,不過大家印象深刻的,總是那個「情境」的迴響,使得菜不再只是菜,而是一段美好經驗 的載具,是一把通向舒適之門的鑰匙。這個時期他的節目名稱是Naked Chef。不是脫得光屁屁只穿件圍裙做菜,而是指他運用食材的原味來做菜之意。
之 後他開始搞大,找了十五個不會做菜的街頭年輕人,教他們做菜,還在倫敦開了一間叫做「fifteen」的餐廳,如今這家餐廳已成為倫敦的頭牌餐廳了,沒訂 位別想吃,取消訂位還得交錢作為Cheeky Chops的基金!這個很類似日本人愛搞的那種搶救貧窮大作戰的想法,在英國大大轟動,被英國 Channel 4的節目製作團隊拍攝成紀實影集「Jamie's Kitchen」。本系列節目成為2002年最熱門的節目之一,每週收看的觀眾超過500萬人,成為該頻道年度收視率的亞軍。此系列現在已經在世界各地都 大受歡迎。各界的好評不斷!英國泰晤士報說他應該被授與維多利亞十字勳章;英國獨立報則盛讚:「精采非凡」。(Cheeky Chops是為些無業又有志成為廚師的年輕人而設,提供學廚機會。)
最 近他最轟動的事,就是挑戰英國學童的「垃圾午餐」,經過深入的查訪,他發現英國學童營養午餐只能用「垃圾」二字形容。他上書到唐寧街十號─英國首相官邸─ 為「眾生」請命。並發起了「反垃圾食品運動」,一時之間社會輿論沸沸揚揚,同時又遇上大選年,這件事成了政黨政治攻防的話題,逼得政府採取改善的行動,在 學生午餐的經費與菜色上都作了很大的提升。自此他的形象再度更迭,更高一層到了「關心國家人民」的崇高地步,英國的教師聯盟甚至呼籲封他為爵士,可見人氣 之高!目前這節目在旅遊探險頻道週四晚間十點首播,叫做Jamie's School Dinner校園主廚奧利佛。
我 有些廚師朋友對於他在電視上的表現有些不以為然,依照他們的說法,不外乎材料份量的掌握太隨便、火候不夠、對材料沒有好好處理、這樣子不好吃云云。但他的 節目我覺得不只是教你學會幾道菜好讓你一展身手,他其實只是想告訴你做菜很快樂、是一個很盡興的過程、這個過程充滿濃濃的人味兒,因為食物是人在吃,人有 喜怒哀樂如同食物有百色千味,食物不能離開人的生活而獨自存在。
他 的廚房窗台邊有陽光,種了一排香草盆栽,要用時拔一把,洗也不洗就切碎丟進鍋子;他的調味料罐上蓋鎖在層架的下方,所以要用的時候是轉開「瓶子」而不是蓋 子;他的一點糖是指打開糖罐狠抓一大把丟進鍋子;他的一人份是用臉盆裝給你今晚所有的好菜並且堆得很高;他沒有砧板,他的工作檯就是砧板,洗切之後一條抹 布抹淨又開始切剁下一個材料。他不僅為了做好一道菜而高興,他更常為了某人將吃到這道菜而心情好而高興。種種如此,構成一幅現實的美夢,讓人不自主地投射 進去。
他是個真心愛做菜的人,八歲就在家裡開的餐廳幫忙削馬鈴薯皮剝豆莢,十六歲時去上飲食專科學校之後留法學廚,比別人得天獨厚的,是他因為成名有了更多資 源,他可以去實現一些更高遠的夢想,fifteen是一個、拯救學校午餐是一個,由他做起來是這麼順理成章,也惟有他可以把吃這件事「無限上綱」。還有那 個廚師可以兼職當欽差大人替天巡狩呢?
星期二, 11月 14, 2006
美好的一年 (A Good Year)
細緻、精確,是美好的一年給我的感覺。當我知道這部片的導演是雷尼史考特時,我便不禁開始期待這部片了。一方面也很好奇,因為以往雷尼史考特的電影,像是神鬼戰士、王者天下、黑鷹計劃等都是屬於較為陽剛且大成本的製作。不過也說明雷尼而非自限或僅專長於拍特定類型的電影。雷尼史考特是英國人,早年因導異形一片聲名大噪。其實,如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雷尼史考特不僅是位成功的導演,更有著極其敏銳的商業敏感度。當年異形一出,往後數年無數異形片跟拍出籠。又如神鬼戰士,之後亦跟進一窩蜂的史詩戰爭電影。可以說雷尼史考特於各種題材的電影上均豎有一定的標竿,且所涉及的拍片類型極廣。當年由麥格道格拉斯所主演的黑雨,現在在電影頻道上還經常可看到重播。當這樣的一位導演要拍感覺像是文藝浪漫的這部電影時,不驚訝地令我想一探葫蘆裡到底有何乾坤,加上他又再次與羅素克洛合作,真是充滿吸引力及張力。所以愛看電影如我,如朝聖般第一時間就到戲院報到了。細緻、精確,是美好的一年給我的感覺。就感覺上來說,此片不溫不火,情調、情趣、情感拿捏得當,不過於濫情。如同煮咖啡一般,唯有恰好的溫度才能釋放咖啡豆真正的芬芳。雖然,此片故事情節老套,看前可知後,但是故事情節在巧妙地編排下,還是令人會心。加上南法充滿陽光且浪漫的感覺,更增添本片的可看性,難怪乎許多人獨鍾情於法國獨特的魅力。
星期五, 11月 10, 2006
阿姐嗯屎
呆站在捷運那長長的手扶梯上,很難不注意到身旁巨大的平面廣告。疑~上次還是Biore以黑白為主題的男性洗面乳廣告,怎麼一下子就變成章子怡了,原來是由章子怡所代言的洗髮精Asiance。最近在電視上亦同步猛打著廣告說,很難不知道哩~隨著手扶梯的高度漸漸下降,把章子怡從頭到腳巡了一遍。突然憋見洗髮精瓶身旁出現,阿姬恩絲??若不是還站在手扶梯的階梯上,我一定會鐺~鐺~鐺~倒彈三步。阿姬恩絲??搞什麼屁ㄚ,我馬上覺得阿姬跟阿姐(ㄐㄧˋ)的諧音好像。腦海中,一陣電光火石後閃出 阿姬恩絲 ->阿姐恩絲 -> 阿姐嗯屎。當場...覺得這名字真的是有夠賽說...諳~
星期三, 11月 08, 2006
三大搖滾卡電吉他
終於把網路上搞的沸沸揚揚的搖滾卡農之終極三大版本放在一起了。其實,當然不是這三位的搖滾卡農彈的最好,其他高手不願出手一來有失身分二來不願搞這種在網路上較勁的把戲。不過也因礙於網路頻寬,或許有些人也很厲害,無奈沒辦法取得完整的版本。所以我這三個版本算是可以完整看到的搖滾卡農中技術最好的了。第一位,不用說了,正是土產且是搖滾卡農原編曲的JerryC。這小子也因原創出搖滾卡農,而一砲而紅。在這三大版本中,我認為JerryC的彈奏技巧並非最好的,而是第二名。不過技巧不是重點,而是JerryC的編曲能力,我想這才是他有價值的地方。因為跟世界上眾多的吉他手比,JerryC真的還有很遠的路要走。但是技巧可以練,編曲或者是作曲可就是另一回事了。第二位,來自韓國的Funtwo,是這三個版本中技巧最差的。我是說僅在這個搖滾卡農中的演奏,因為不知Funtwo練習多久就把video放在YouTube上,所以如果說Funtwo的吉他技巧最差實在有失公允。何況,從影片上可以感覺得出來Funtwo的Tone相當乾淨,各種技巧也很到位。不過也因為有Funtwo才讓JerryC有出頭天的機會,因為當初是Funtwo的搖滾卡農Video驚動了CNN,經由CNN這麼一報,Funtwo固然紅了,不過這也才知道搖滾卡農實際的編曲者是台灣的JerryC。不過韓國仁真的很愛國,且民族性很強,從網路上對Funtwo及其他演奏搖滾卡農的吉他手的比較評語可見一斑。第三位,來自日本的地獄男(弟欲男),就是弟弟希望媽媽再為他生一個小弟弟的意思。如果你相信我說的,那我也沒辦法.....。言規正傳,地獄男所演奏的搖滾卡農是我認為技巧最好的,簡直像是Demo帶一樣的精確。當我初次看見地獄男的版本,馬上驚為天人,趕緊找找有無地獄男的其他吉他演奏video。好小子,這傢伙果然很厲害,搖滾吉他的各項技巧真的很標準,是個典型的solo吉他手。有機會再把地獄男的其他video帶出來讓大家瞧瞧。
星期二, 11月 07, 2006
卡農空心吉他版
這段由空心吉他所演奏的卡農,展現了空心吉他獨奏能力的多樣性。以往吉他的獨奏多半由電吉他所擔當,當然了古典吉他的獨奏自有一個領域。這段空心吉他的獨奏的特別之處在於,它偋棄多半吉他獨奏所採用的,以分解合弦單音演奏來表現原曲,而改採用大量點弦及拍擊的方式來呈現。 由於僅用指頭壓觸指板上琴弦來發聲所能發出的音量比一般用撥弦或用pick的方式來的小的多,因此演奏者需要較為用力來"點"弦並將拾音器的出力或是擴音器的音量調大,以得到所需的音量。那也正是這位演奏者的功力所在,因為整首曲子的tone聽起來仍舊非常的clear,並沒有為了取得所需的音量而讓聲音聽起來有任何的混濁。因為通常在拾音器的出力或是擴音器調大時,手指任何誤觸其他弦的聲音也同樣的被放大,很容易整個聲音就"髒"成一團。打個比方,也就是任何的小細紋都難逃在放大鏡下的檢視。 再來談到,為何演奏者要採用雙手點弦的技巧呢?我猜想的原因如下;首先,雙手點弦技巧首先被大量應用於電吉他上且為相當熱門的新興技巧之一,由於要在空心吉他上應用有其先天上的限制,所以這位演奏者當然有炫技的成分在其中;再者,有兩隻手來負責不同的音階產生,當然使得演奏可以更為豐富且具有變化。演奏者一手負責主旋律的演奏,而另一隻手則負責點擊出搭配的和弦,如此一來便有如鋼琴演奏一般,再同一段時間中可以同時出現主奏旋律跟伴奏旋律了。當然,其中還有許多細微的技巧很精細的崁插在其中,慢慢欣賞吧~
星期五, 11月 03, 2006
Yngwie獨奏介紹
拜Youtube之賜,今天提供一小段我心目中偉大的吉他之神,Yngwie的video片段。當然了,大多數的人或許會覺得很吵,或者是不知該注意哪裏。總之內行的看門道,外行就看看熱鬧吧。首先。請注意看到Yngwie吉他的琴板,不是平的對不對,而是略呈弧度的凹下去。影片中的第一段獨奏,我個人非常喜歡,雖然不是Yngwie的作品。但是這段有點慢板的作品,由Yngwie演奏起來真是充滿感情且非常流暢,由前面和弦節奏切入後面快速度的獨奏,時而激昂時而又緩慢低吟,卻又不拖泥帶水,真是很好的一段獨奏。不過在連到Youtube時,就看網路流量了,運氣不好會斷斷續續的囉。有點耐心吧。
訂閱:
文章 (Atom)